民間風俗 三伏天

 

三伏

  三伏是源自春秋時秦德公二年(西元前六七七年),有鑑於熱毒惡氣傷害人,而用狗禳除這種蠱氣。三伏到了漢朝時,已變成重要的節日。

  伏是盛夏最炎熱時候的節令,分三個段落,也叫「三伏」。三伏依次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每伏十天共三十天。伏一般在農曆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,第四個庚日為起中伏,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。

  「伏」出自擇日學,一年有廿四節氣,夏至後太陽幾手直射地面,照理說應該是最熱,但這時白天吸收的熱氣夜晚散發掉一部份,所以夏至那天,不是最熱,直到夏至後約卅天,地面積蓄的熱量達到最高峰,所以人們認為「伏」是「陰氣藏伏」的意思。《漢書.郊祀誌》注謂:「伏者,謂陰氣將起,迫於殘陽而未得生,故為藏伏,因名伏日也。」至於為何選擇「庚」日,以及為何在夏至後的第三庚日,則多少有迷信的成份在內。夏季屬火、火剋金,所以金遇到火必會隱伏,因而選屬金的庚日為伏日。

  三伏天是一個獨特的時令,有以下俗信或習俗活動:

  「初伏,浴於河,謂之『洗百病』。」

  「初伏洗頭去風,以杏仁炒麥子,食數粒,一年不頭病,心無嘔。」

  「伏日,詔賜從官肉。」這是漢代官府的伏日肉會;近代民間也有伏日大嚼其肉的風俗:「初伏日,富家咸殺雞煮肉,合家大嚼,謂伏日食物較平時格外滋補也。」

  三伏天,驕陽似火、赤日炎炎,古人往往利用它來曝曬衣物、書籍以及其他物品,而六月六的曝曬習俗就是這樣形成的。